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“爱耳日”。今年活动的主题是“健康聆听,无碍沟通”。耳朵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,也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,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做着损伤耳朵的事情,应该如何注意用耳健康呢?
一、 了解耳朵
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:外耳、中耳、内耳。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,负责收集声音并将其传输至中耳。中耳包括咽鼓管、鼓室、鼓窦及乳突,它们共同构成声音传导链,将声音从外耳传导至内耳。内耳是声音感知的主要场所,包括前庭、半规管和耳蜗。当声音振动传到耳蜗时,耳蜗中的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,传输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。外耳、中耳或内耳的任何一个部分受损,都可能导致听力下降。
二、 有这些习惯,当心听力受损
1.习惯长时间戴耳机或在嘈杂环境下戴耳机听音乐,嘈杂环境下往往会加大音量,引发噪声性听力问题;
2.经常用硬物或尖锐物体掏耳朵,深入耳道后用力不当就会伤及鼓膜;
3.过于用力擤、吸鼻涕;
4.耳朵进水后不注意检查耳朵,如游泳池水细菌较多,游泳后耳道进水可能引发中耳炎和外耳道炎;
5.忽视感冒、鼻炎、咽炎;
6.身体疲劳、压力过大,可能会出现耳鸣甚至突发性耳聋。
三、保护听力,从预防开始
1.远离噪音损害。看电视、戴耳机听音乐时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,且不要长时间戴耳机,遵循“三个60原则”:耳机音量须小于最大音量的60%,连续使用耳机时间须小于60分钟,周围噪声不得超过60分贝;
2.正确清洁耳部,不要频繁掏耳朵。使用柔软的棉签或专用的耳垢清洁产品,避免使用尖锐工具;
3. 避免耳朵进水。耳朵进水时,可以尝试单脚跳,同时把头偏向进水的一侧,用手轻轻拉耳廓,让水流出来;
4.不要捏紧鼻子用力擤鼻涕。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,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咽鼓管进入鼓室,引发中耳炎,表现为耳痛、耳闷、听力下降等。正确的方法:应把一侧鼻孔按住,另一边用劲,轻轻把鼻涕擤出来;
5.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:耳毒性药物是指那些可能对耳朵(特别是内耳)造成损害的药物。这些药物可能损害耳蜗中的毛细胞、前庭系统或听神经,导致听力损失、耳鸣或平衡障碍。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:氨基糖苷类抗生素(庆大霉素、链霉素等);铂类化疗药物(顺铂等);袢利尿剂(呋塞米等);水杨酸盐类药物。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,并注意观察听力变化。
6.积极治疗耳部疾病:如患有中耳炎、突发性耳聋等耳部疾病,要及时治疗。
7.定期听力检查:定期进行听力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。
8.保持健康规律生活: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保持均衡饮食(低脂、低盐、低糖、高纤维素食品),摄取足够的营养素,保持良好睡眠,有助于维持耳的正常功能。